2020.03.15
Q1:請問格西拉:不還果是在見道位中證得還是修道位中證得?課本「福稱論師所造《現觀總義》」上沒寫,也無法推測出來。
答:四果中,不還果有次第證果與超證果二種。四果依次證得叫「次第證果」。跳過前果證得自果叫「超證果」。前者在修道位時才證得不還果,後者是在見道解脫道位證得不還果。因此,不還果有些在見道位證得自果,有些在修道位證得自果。唯一定在見道位證得自果的是預流果,也是四果中第一果位。阿羅漢果則在無學道才能證得。
住四果之任一聲聞補特伽羅,若是次第證果者,在見道時,證得預流果,在修道位時斷除欲界的第六品煩惱時,證得一來果。繼續斷除欲界的第九品的煩惱時,證得不還果。將三界的煩惱都斷除時,證得阿羅漢果。若是超證果者,跳過前果證得自果,然後再希求後果。
Q2:您說最初現見人無我是預流向現觀,但是課本第3頁的第2行上寫:「預流果現觀,名為見地,以出世道最初現見人無我故。」說是在預流果位時初見人無我。差別是否在出世與入世?
答:預流向是初次現見人無我,在預流向現觀時,雖然初次清晰的現見人無我,但還沒有圓滿現見,而在預流果現觀時,才圓滿的現見人無我,或者以完全地斷除見所斷之力而初次現見人無我。所以小乘八地中,預流果現觀被稱為「見地」,就如同,當兩位眼力有強弱的人,看同一樣的東西時,兩者雖將東西看得很清楚,但後者比前者更加極端清晰。
由此可知,八地中所謂「見地」之「見」,不只是現見而已,圓滿的現見或以完全斷除見所斷之力而初次現見無我,才叫做「見」。
向與果之差別:
為了證得所希求之自果而精勤地,正在直接對治,自所斷之道或補特伽羅叫做「向」,可分為預流、一來、不還以及阿羅漢向等四。完全斷除,當「向」自直接對治之所斷之道或補特伽羅為「果」。可分為預流、一來、不還以及阿羅漢果等四。